我们这一代人因为缺乏经验而被动,因此需要更努力去找到一个答案
抗议活动讲述者:fanfan,坐标英国,小说作者,在乌鲁木齐大火后,参与了11.27位于伦敦大使馆门口的烛光悼念活动,以下是她对当晚经历的讲述。
▲ 插图:Hazel
在大使馆门口是我人生第一次走出家门站上街头参加抗议活动,之前从来没有过,这次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次了,我举了一个“宅女上街吧”的牌子。
之前在特拉法加广场还有过一次活动,我的朋友去了,但我没去成。当天晚上她就非常兴奋地跟我讲了很多活动现场的情况,当时的我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直到我第一次自己去的时候,我瞬间就明白她说的是什么感觉了。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感,因为从来没有过这个体验:中文里面的这些词汇,竟然可以这么大声被喊出来,我觉得这让人无比震动。在大街上、在一个室外的场所,喊自由和公义,我觉得在大陆是很难想象的,这不可能。
我的愤怒和羞愧没有达到过这个级别
真正开始觉醒和愤怒大概是从修宪那段时间开始,当时的我非常气愤。但在那个环境之下,加上年龄太小,感到愤怒的时候更多会在网络上发声,(修宪)到现在的很多年间也发生了很多事情,而乌鲁木齐大火事件确实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愤怒,甚至升起强烈的羞愧感,这是我之前从未体会过的,换句话说,我的愤怒和羞愧没有达到过这个级别。
这样的羞愧感让我觉得,海外的所有活动都只能算作是一个响应。在国内,在上海乌鲁木齐中路这么一个浦西的地方,她们都站在街上大喊“习近平下台”了,她们能喊出这些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的标语,如果我们再不去做一些事情,是不行的,这个时候必须得做点什么。但是无论做了多少,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和国内上街抗议相比肯定不是一个量级的,这让我很羞愧。包括我会觉得大部分能在国外的人,其实就是中产,生活都算不错的,这样的优越也会让我感到羞愧。而巨大的愤怒更多是来源于压抑,在高压的政治环境下这么多年忍得太久了,我时常会在心里呐喊:中国人到底还要忍到什么时候?所以那一刻我觉得我是一定要站出来的,我不得不做这件事情。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乌鲁木齐大火之后,看到乌鲁木齐的人上街了,我没有想过这件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我在脑海中设想过很多次民众上街游行抗议诸如此类的场景,但那一刻的震撼是没想到它会“真的”发生这么快。同时在那个瞬间,更让我感到痛苦的是因为发生这一切的地方在新疆乌鲁木齐,这个我们熟知的受压迫最多的、被强权高压管制的地方,而在这样的地方,很多事情又是不被允许说的,我们身处外界的人是很难触及这片土地真正的伤痛的,结果在这儿生活着的人们又不得不站出来去反抗,我们没有办法想象上街之后他们会面临什么?讽刺的是这场大火好像不太会发生在上海,也不可能发生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恰恰只能发生在那儿。
▲ 照片由受访人提供
如果有担忧我也一定会上街,百分之百
走上街头去抗议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我没有什么担忧。
如果在上海,我觉得我也不会有担忧,我百分之百会去。我有很多朋友那天晚上都在乌鲁木齐中路,也有朋友的朋友被抓走了,现在应该放出来了。
我认识一个有政治案底的朋友,这个身份让他这十几年来有了被专属警察紧密“照顾”的经历,在乌鲁木齐中路群众抗议之后,专属警察告诫他最近要小心,不要乱动。在被专属警察“照顾”的十几年来,这位朋友的母亲,家人都没有受到牵连。还有一个比较荒诞的事情,一个写调侃社会时政小文章的人,在他结婚的时候,国安去他婚宴上摆桌,不请自来。国安说我们自己带酒菜,祝你新婚快乐。我觉得这是我听过的最荒诞的事情了,但是同时是真实的。
和国内相比,伦敦它始终是不一样的,因为这里相对安全,当然外面也有国安,但就算再激进,又会遭遇什么比这些更糟糕的下场呢?我想总归是无法与在国内街头被捕的那些朋友相提并论的。站在上海乌鲁木齐中路喊口号,或许能对上面的人产生打击,但是一旦脱离了大陆的土地,我们的所作所为就不值一提了。参与抗议活动对我来说不会有特别“大”的一种感觉,我只是不得不站出来。我和母亲就这些事件有过讨论,家人都挺支持我的,她觉得人如果看了这么多书接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却连这样争取公义的事情都做不出来的话,没什么意思。
参加八九学运的前辈跟我说:我们最开始也什么都不知道,就像你们现在一样
在大使馆门口抗议现场,我几乎没有和谁说话,唯一有交流的是和一名八九年在天安门前参与学运的大爷。大爷最先是上去讲了几句话,旁边便有人介绍他为八九学运的亲历者。发言过后大爷走下来,凑巧站在我身边,他对我说:“我们最开始也什么都不知道,就像你们现在一样。”这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没有人带着我们,我们就是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就这样一步一步,能行。”
他当时的样貌,穿了一件大衣,一双非常普通的鞋子,就这样慢慢走过来,但同时又可以直观感受到,这么多年岁月留在他身上的痕迹,他的生活在继续。八九学运在我们所有人的心里应该是一件非常沉重的事,但是亲历了这么大事件的上了年纪的人,他都没有悲观,他的话如此轻盈,如此简单:你们就这样一步步做吧,能行。
我当时想象了一下:如果我作为亲历者,我要面临的或许是曾经并肩的人永远消失,自己被迫流亡海外;这些事情过后,即使我不一定陷入“一切都完蛋了”如此消沉的境地,或许我也需要用终生去治愈这些事情给我带来的伤害。或者说在经历完这么大浩劫后,眼看着中国这么多年的沉寂,我会觉得非常辛苦,但是他走下来对我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却是一句很轻盈和鼓励的话。
碰撞发言是新思考的起点
当晚陆续上台发言的人很多,有人分享经验,有人讲述自己的觉醒过程,有人表达诉求。很多人自带标签而来,无政府主义者、女权主义、性少数群体等等,对于我们这么大一个人口基数的国家来说,一定会有不同的立场,不同必然带来分歧、争执甚至肢体冲突。当时现场不断有人上台发言,也出现了一些听起来很“泄气”的话,有人喊“我们首先是爱国的!”,也有人大喊“香港人都系中国人”立马被另外一波人以嘘声回敬。出现与自己意见不相吻合的声音时,表达不满和反对都应该是被允许的,这也是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谩骂或者打人除外。
不同声音的碰撞或许会带来新的思考。大陆人之前可能很少思考“台独”、“港独”的问题,所以当第一次看见不同的旗帜的时候会本能觉得这是一种错误, 但是为什么面对苏格兰争取独立,英格兰人不会觉得有问题,而在中国,台独港独会面临这么大的斥责?我们好像没有去思考过这是为什么,也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分裂。过去不久的世界杯上,威尔士和英格兰人会互相倒喝彩,这放在中国又会是无法想象的景象。
这样的差异很明显也非常有意思,中国人的生活经验和西方白人的经验完全不一样,我们没有参与民主选举的经历,也不知道如何获取政党信息。更具体一点,西方人在大学里面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后,他们会讨论如何使用正当途径争取自己的权益,但是中国人好像不会这样去做,因为我们完全缺乏政治教育,我们不被允许讨论“权利”。这样一种政治生活完全缺席的状态,方方面面影响了中国人的生存经验,我觉得对于一个公民来说这很恐怖,但好像没有什么办法。
▲ 照片由受访人提供
大声喊诉求,重夺话语权
其实在场大多数抗议者都是在中国大陆出生长大的,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下成长,有多少人能有在几千人的场合中拿着话筒大声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大声喊出“我是拉拉”,“我是无政府主义者”,“我要自由公义”,“我希望这个国家怎么样”等等,说出从未有机会说出来的话,我觉得这就是有意义的。大声喊出诉求后,会有一种重新掌握回自己语言的感觉,这很重要。政府可以发明出“转运”、“清零”这样的词语,而我们的中文里面也保留着“自由”和“公义”,我们应该不停地说下去。
昆德拉说像我们这种小国家的人,各种语言都可以是我们的母语。我现在常有的体会是中国才是一个小国家,这样博大精深又能创造无数美好词汇的语言在疯狂流逝它应有的精华,这不是正常的。像“静默”、“转运”这样的词语,乍一听甚至无法辨别是在说快递还是牲口,这样的词语不能被正当化。此外,中文是一种在造字、造词上有很大的张力的语言,一个英文单词可以通过拉丁语词根组出一个词语,让人理解它的内涵;但是中文简单直观,例如‘社会面清零’这个短语,什么是‘ 社会’ , 什么是‘ 面’ , 什么是‘清’,每一个字的含义都可以细究。我觉得就是这样一种语言,一种在文学上可以创造“美”的语言,结果如今它却被用来创造“疫情”、“静默”、“转运”如此生硬的词语,让人惋惜。
没有想到一睁眼事情就这么大了,但我期待有变化
随着政策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国内的白纸运动好像要告一段落了。到此刻我依然非常激动,如果有任何活动,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去参与,但同时也会有一种心落下来的感觉,感叹人的渺茫。国内每天都有人上街抗议的那段时间,我的感受是,我没有想到有一天一睁眼事情发展成这样了。面对我们过去所承受的一切,苦难已经发生了,创伤永远留下了,可前方的未来依旧未知。
人还是只有疼在自己身上才会弹起反抗,但是如果疼过去了,人就不反抗了。国内突如其来的开放,对很多人来说,好比是封控的疼就要过去了。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凝聚这么多人站起来⸺甚至连我的家人都说要上街⸺还是因为生活太痛苦了,这是一种强大的情感本能。我父母的政治意识非常薄弱,他们平时不会过多涉猎和思考此类问题,之所以会如此痛苦,首先是长期的封控折磨得叫人无法忍受,其次是经济要完蛋了。所以如果政府给一些甜头,对于很实际的人来说,他们便会失去抗争的主动性。大部分人站上街头的出发点一定不是为了其他人,不会是为维吾尔族人考虑,也不会是为了乌鲁木齐人考虑,我们在站起来的时候,很多人还是为自己考虑,因为被封太久了。
如果用一种高高在上的理论的话来说,我觉得中国人的社会责任感不是很强,可能会有火车上让座的社会责任感,但是不存在像德国人一样的公民对社会政治参与的责任。同时,在中国,我们没有政治权利,长期以来人民被压制。国内学生的八大守则第一条不是诚信、不是善良、不是互助,而是爱国爱党。做人的第一条(守则),可以有很多选项但绝对不会是、也不应该是爱国爱党,这是很滑稽的。
长期缺乏政治教育和缺乏社会参与的环境,导致我们参与抗议活动的时候缺乏经验,但是像香港,他们走了很多年,整理和总结了很多的经验,例如参与活动的前后要拿现金去买车票,从而避免留下实名信息。但是在这次活动中大家也不是很愿意借鉴。所以我们要如何总结属于我们的经验,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无论如何,我依旧相信会有变化。哪怕习近平有一天不是被我们赶下台,这也是一个变化,我不会把未来看死,更不愿意把中国看死,历史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一个变化一定会牵动另一个变化,我想看到这个变化,也期待看到这个变化。
总而言之,这次的白纸运动意义非常重大:沉寂太多年之后,我们老中也能上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