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看到这样一篇关于人权律师的投稿,我本人对这个题并没有太多兴趣,更多是出于责任(my duty)来接这篇稿子,这种很强烈的“责任感”,支撑我做到最后。
我发现在编辑的过程中,当搜集到更多的素材和信息,包括请记者多补充些更细节和具体的描写后,我慢慢被打动,开始理解她,同时也从她身上看到了深深的不屈不挠之精神。有几天晚上躺在床上,想到李律师年事已高被这样对待,想到她的相片,就会感到很难过。这些都能与我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关联。
这个过程让我想要“关注下去”,写下去。
在编辑这篇人权律师的稿件时一直深感“艰难”—— 一是人权律师、人权律师的律师们追求与坚持法治与人权理想之艰难,二是记者为记录他们的故事所面临的采访之艰难。李昱函律师仍然身陷囹圄,无法直接讲述自己的理念与遭遇,她对儿子避提自己做捍卫人权的工作,代理王宇案之艰难也令她没有太多机会和时间来向外人诉说她的心路,围绕在李律师身边的家人、其他律师等也无不面临巨大风险,他们难以无惧地讲出全部细节。
这份“艰难”导致她的故事难被诉说,知者甚少,不断被边缘。人权律师这个群体在年轻世代的行动者眼中,是如此的“遥远”与“不可及”,鲜有人了解、关注。在此,我们通过这篇报道,试图向公众还原李昱函律师的生命故事,她一个人如何默默坚持自己的人权信念,政权又是如何残酷镇压这样一位为儿维权、为人权律师维权的母亲、律师、执着的普通人。
人权律师的生命故事或许与年轻世代的人生轨迹迥然不同,但通过阅读他们的故事,年轻世代可以更加了解中国数十年来的民运历史。老一辈人权、法治捍卫者或许受限于时代,关注的议题相对狭窄,但他们的抗争故事值得被记录,他们的抗争勇气值得被看到。
关注他们本身也是一种行动。人权律师面临多种形式的打压,当局封锁他们的信息,恐吓讲出真相的人,目的是可以肆无忌惮地任意对待他们而不受监督。唯有让更多人关注他们的故事,人权律师才会更安全。
《莽莽》希望以此篇报道推动年轻世代行动者对不同世代的活动人士的关注,也在此提出某种愿景:不同世代、不同议题下的抗争者彼此能有更多对话,彼此相互关注对方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