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 MANG MANG
Subscribe
Sign in
Home
纪实报道
特别面孔
自由书写
编辑围炉
门户网站
杂志购买
关于我们
Mangmang (English)
Latest
Top
Discussions
中泰国家的威权同谋,和民间的艺术团结行动
…
Oct 25
8
杨斌的柏林:做一个孤独而自由的异乡人
“这让我狠狠体验了一把祖国的‘伟大’,以及背‘井’离乡的深刻含义。在我看来,那与其说是背在我背上,不如说是刻在我背上的‘井’,是每个中国人几乎穷尽一生也无法摆脱的重负。”
Oct 7
47
September 2025
乐迷和乐队在行动:想象一个女权精神的音乐现场
中国摇滚圈的MeToo行动,亦随着2018年的MeToo浪潮而起。尽管这一切实在太困难,被指控者很少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有乐迷们持续在进行反性骚扰行动,亦有许多人开始办女权议题的演出。在艰难处境中的ta们说:“有的东西就是只要你体验过一次,你就会知道ta很重要。”
Sep 1
9
1
August 2025
当“暴女运动”闯入中国:女性/酷儿摇滚乐迷的反叛和自由
在摇滚乐这层由认同、崇拜、幻想构成的滤镜下,性同意是否能真正实现?女性音乐工作者的成果,是否总被隐于结构性的性别歧视里?
Aug 24
15
1
游走在多重边缘:在英华语酷儿小组的困境与抗争
边缘者的聚集、探索、实践皆难能可贵,“我们的行动如果能够影响到一些人,哪怕只有一个人,就已经非常重要。”
Aug 1
5
June 2025
漫画 | “点儿”里的喜糖:一位男同志的八十年代回忆
这是一个陈年的故事,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彼时的同志人群还受制于“流氓罪”的阴影之下。大家聚集于“点儿”(大多数为公园等场所),交换情感和欲望;而警察也常出没于此,抓捕那些“不符合规范”的人们……
Jun 28
15
1
消失的穷酷儿,无法进入的共同体
酷儿这一身份是折叠的。在一二线城市成长、和在县城或小镇成长起来的酷儿个体可能拥有完全不同的学业和职业背景、身份认同历程、社群经验;底层的或经济更加脆弱的酷儿,可能也更难现身,去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困境……
Jun 14
66
2
漫画 | 那年之后只有喜丧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小区要拆迁了,但有一位“钉子户”老太太极尽干涉,在居委会门口把邻居和领导骂了个遍,也成为了所有人的眼中钉。时光倒回年轻的妇人时期,她独身抚养自己的儿子,在1988年,她曾送儿子登上火车去北京上大学……
Jun 6
22
March 2025
特别策划·试读 | 在中国做同运,如缝补长卷画布——六位中国同志运动家的二十年
我们试图勾勒出中国同志的运动之旅。这也是一场现身之旅。
Mar 7
26
2
February 2025
天堂或悖论:中国酷儿的泰国骄傲月见闻
…
Feb 23
14
1
January 2025
为无性恋正名:我们因何聚拢成“家”
无性恋,指感受不到性吸引力的人,但根据个人感受性吸引力的强弱、频率和产生模式的不同,它也是一个包含诸多定义和描述的光谱。本文通过对多位受访者的采写,呈现了各自“无性”的经历和感受。
Jan 28
35
2
“洋抖难民”涌入小红书:复归的地球村还是隐形的柏林墙?
在防火墙坚固不倒、算法精准推送、审查力度严格的前提下,“小红书外交”能否打破来自两个国家的人们的壁垒,翻译功能是否得以穿透语言的误区,爱好社区又能否让友谊延续下去,我们还需等待浪潮退去后留下的现实。
Jan 26
20
This sit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run correctly. Please
turn on JavaScript
or unblock scripts